薩迪亞特:中東文化燈塔熠熠生輝

  在阿布扎比盧浮宮重讀“人類共同故事”

  如果非要選出一處阿布扎比必去打卡的文化地標景點,2017年11月11日正式開業的阿布扎比盧浮宮想必是首選。它是薩迪亞特島上第一個建成並開業的博物館,也是阿布扎比政府打造全球文化藝術中心戰略的重要支點。它的開業,首次將“世界級博物館”帶入了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地域。

  早在2007年,阿布扎比便與法國政府達成協議,希望在薩迪亞特島“復刻”一座盧浮宮。它基於“人類的普世價值”而建造,既體現了當代阿拉伯世界的活力,又代表了該地區多元的文化遺產。在法國17家博物館和文化機構的支持和幫助下,這一願景最終得以實現。

  當你置身這裏時,一定會被這座白色圓頂的建築所吸引,如同一座漂浮在海上的“城市”。它便是由建築學最高榮譽獎項普利茲克獎得主法國著名設計師讓·努維爾(Jean Nouvel)操刀設計。而最令人震撼的,是當你真正步入其中。得益於當地棕櫚樹的奇妙靈感,阿布扎比盧浮宮的穹頂採用了多層次的鏤空設計,白天陽光透過層層疊疊的穹頂空洞射下,在建築內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斑駁光點,它們還會隨着陽光的直射角度的不同而變化,如夢如幻,彷彿棕櫚樹恭弘=叶 恭弘下的“光之雨”。

  在這座創意建築所營造的寧謐空間中,記者也迫不及待地開始了核心博物館展區的探索。這裏共產出了535件珍貴的藏品,其中有300件是從法國盧浮宮和其兄弟博物館中租借而來。這些藏品分量頗重,其中不乏世界級的鎮館之寶,如梵高的《自畫像》和達·芬奇的《救世主》等畫作。對於藝術的愛好者而言,這裏真的如同精神樂園。

  最值得一提的是,阿布扎比盧浮宮裡展品的布置順序,打破了以往以地理為坐標的布局,而是以時間為坐標,橫向俯瞰同時期地球上不同區域正在發生的人類文明,展現那些超越國界的文化“共通性”。500多件藏品被分為12個章節,由古至今,講述了過去12000年的歷史。不同地區和文化的藏品交替出現,突顯了阿布扎比想要傳達的包容性和跨文化性。

  “‘普世’是什麼意思?對於阿布扎比盧浮宮而言,這意味着要把重點放在讓我們團結一致的東西上:那是關於超越個體文化或文明、時間或空間的人類創造力的故事。”在博物館的官方介紹上,這句話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。當下,“人類命運共同體”的理念被廣為接受,而那些突破文化外殼的人類的共同聯繫,也將成為促進不同文化溝通與交流,消解偏見與衝突的基礎。而這,也是人類多元文化攜手走向“美美與共,天下大同”未來的必經之路。

  薩迪亞特:在沙漠中再造一片藝術“綠洲”

  在阿拉伯世界的腹地,阿布扎比可謂是獨具一格的存在。作為阿聯酋的首都和最大酋長國,阿布扎比不僅有酷熱的氣候和黃沙綿延的疆土,這裏更擁有超過400公里的原始海洋線和200多座島嶼。一面沙漠,一面海水,沙漠文化和海洋文化融匯共生,造就了阿布扎比保守又開放,純粹又多元,傳統又現代的複雜性格。而這種性格基因,正驅使着阿布扎比經歷一場野心勃勃的轉型——成為引領中東與世界接軌對話的窗口,並成為阿拉伯世界乃至全球的文化藝術“綠洲”。

  如果說任何一個宏大的理想都有一個現實的落點,那這片“綠洲”的落地之處,正是阿布扎比眾多島嶼中的一座,它有一個美麗而特別的名字——薩迪亞特(Saadiyat Island)。在阿拉伯語中,它意喻着“幸福之島”。薩迪亞特是一座位置絕佳的人工島,它佔地27平方公里,距離阿布扎比市中心7分鐘、阿布扎比國際機場僅20分鐘路程。據悉,阿布扎比政府重金投入了270億美元,欲將其打造成為以“文化藝術”為鮮明標籤的世界級旅遊休閑勝地。

  幸運的是,當這項戰略計劃在9年前剛剛啟動之時,《環球時報》記者曾作為被官方邀請的少數亞洲媒體,親自到現場見證了薩迪亞特的萌芽之態。

  “當記者離開酋長國宮酒店的室內展室,驅車來到薩迪亞特島時,不知為何想起了《一千零一夜》的神話。我們眼前的薩迪亞特島還是一片工地,阿布扎比古根海姆博物館的館址所在地甚至還寸土未動,只能看到遠處的黃色吊車。但是滿地細沙的薩迪亞特島與海水連接到一起,形成地、海、天在遠方連成一線的夢幻景觀……也許在這之前,你還會懷疑藝術在阿布扎比的未來是否像預想的明朗,畢竟有人會說金錢買不來一切,但是當你看着清真寺的精雕細刻,當你感受着海天一線的境界,當你了解它的地緣文化,當你路過那些趕赴展覽的年輕人,你也許會認為,何嘗不實現一下這個夢呢?畢竟,這一次,你確實難得地站在了世界藝術界的前沿焦點,這就是夢的開端。”《環球時報》記者在2010年拜訪薩迪亞特時寫道。

  從2010年到2019年,9年的時光飛逝而過。今日,當記者再次踏上薩迪亞特島的土地,真實地見到這座島上劇變的發生,忽然有驚為天人的衝擊感。一座座設計精美絕倫的藝術宮、博物館、畫廊從草圖中躍身而起,大大小小的展覽、沙龍、講座活動有條不紊地開展。來自全球的遊客們在海天一線的空靈之景中,欣賞着藝術,探討着藝術,汲取着藝術,融合於藝術。自然瀰漫的藝術氛圍讓每一位遠道而來的人感染其中,彷彿自己也成為了藝術的載體。就在時光交匯的剎那,那個曾經令人不敢相信的夢,竟然真的照進了現實。

  薩迪亞特文化區以其空前的規模和覆蓋面崛起成為全球文化中心,彙集了全球最龐大的重要文化資源,包括阿布扎比“盧浮宮”“阿布扎比古根海姆博物館”“扎伊德國家博物館”以及“海事博物館”等。每一座博物館的設計都出自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之手,並且使用了目前世界最先進的建築和科技。隨着它們的陸續開放,一個個鮮活的文化觸點被激活,如同一扇扇窗,透過它們,一股融古納今、兼收並蓄的文化洪流正奔湧向前。

  得益於政府的前瞻布局,阿布扎比正成為世界藝術市場的又一个中心,而文化藝術也成為了阿布扎比的另一支柱產業。無疑,薩迪亞特正在向外界社會打開阿拉伯文化的窗口,並重塑這一獨特的區域文化在全球文化藍圖中的新格局。

  艾恩綠洲,靈感的來源

  艾恩綠洲比鄰國家博物館。這片綠洲佔地面積3000英畝,擁有14.7萬棵椰棗樹,100多類品種。同時,這裏還種植芒果、檸檬、無花果、香蕉多種水果。在綠洲內,可以看到古老的灌溉系統。現在的綠洲被規劃得井井有條,遊客並不能隨意地進入樹林遊玩。但是,園區內的電瓶車會將遊客送到停靠點,然後依據遊覽路線進行遊覽。在此過程中,園區還會為遊客準備不同品類的椰棗供以品嘗。遊客還可以嘗試高難度的攀爬椰棗樹項目。這片綠洲是當地寶貴的資產。它也為阿布扎比的建築提供着創作源泉。陽光透過棕櫚樹留下影影綽綽的斑點成就了盧浮宮分館的屋頂、扎耶德清真寺的迴廊石柱上雕刻的椰樹樹恭弘=叶 恭弘,都體現了對這片土地難得的綠色的珍愛。

  大清真寺內步步“精心”

  自駕阿布扎比的途中,在任意一座連接阿布扎比島和內陸的橋上,都可以看到謝赫·扎耶德大清真寺的身影。當我們在更衣室內換上罩袍和長衫之後,這次對大清真寺的觀覽便更加具有了儀式感。而初見清真寺的第一眼,我們便被這座建築的藝術風采所深深折服。清真寺由9萬多噸白色的大理石建造,這使它的外表仿若白玉,照得所有朝聖者的面頰微微透明,而高高佇立的1000多根柱子以及由它們支撐的80餘個大理石穹頂則重重疊疊、層層遞進,環抱着所有進入寺內的人們。其間,四座傲然對視的宣禮塔迎着每位看客的目光直撞而來,恢宏的氣勢一下就倒入眼波。嚮導告訴我們,這座清真寺為紀念阿聯酋第一任總統謝赫·扎耶德而建,這裡是他的安息之地,清真寺故此得名。

  步入寺內,我們發現,整座清真寺的設計在充分體現伊斯兰教風格的同時,還借鑒了不少他國清真寺的設計。據說,該寺的設計師、建造原材料來自意大利、德國、土耳其、印度、中國和阿聯酋本國等地,充分證明了藝術和文明的創造已漸趨國際化。其內部的裝修和裝飾方法也頗具當代感,如,鑲嵌着青金石和瑪瑙、碧玉的花卉圖案以及由鋼材、黃銅、水晶製造的枝形吊燈便是典型的現代設計元素。鋪展在禮拜殿內的世界上最大的手工地毯的棉線來自伊朗、羊毛來自新西蘭;地毯上的阿拉伯式花紋圖案由1200名工匠花約兩年時間完成,用傳統的方式和傳承下來的匠心保證了藝術魅力的持久與新鮮。

  人們都喜歡在將夜未夜、暮色漸濃的時刻來到大清真寺。此時,殘陽下的大清真寺披金染紅,層層的拱門望之不盡,氣象森然,整座建築不高,卻有接天之勢。這裏觀者不少,卻寂靜無倫,只有人們的鞋履落在路面上,發出齊整的蹋蹀聲。震撼心靈的是耳畔不時傳來的呼祈聲,它正悠揚地飛越浮塵,飄向遠天,輕叩着每個伊斯蘭信徒心底那個與生俱來的幽深華茂的世界。

本站聲明:網站內容來源再生能源資訊網http://toptour.cn/,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,我們將及時處理
【其他文章推薦】

※離島好好玩!小琉球必吃美食、必玩景點、最優惠的小琉球民宿套裝行程詳細攻略!

※專業量身客製冬、夏季台中polo衫印製設計,透氣舒適好穿

※超人氣NO.1 台中一中住宿,台中一中民宿近商圈步行只要幾分鐘!

※找尋專業廣告設計,價格公道大圖輸出,背板品質佳

您可能也會喜歡…